精液不液化症是由于精液中缺乏精液“液化因子”引起的,而分泌“精液液化因子”的附属性器官缺如、发育不完善以及感染性疾病是主要病因,其中最常见的是前列腺病变。
专家介绍,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的主要病因之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应该要积极治疗精液不液化之外,同时还要注意防治精液不液化的两大合并症。
那么精液不液化的合并症是什么呢?精液不液化又该如何进行鉴别诊断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精液不液化的两大合并症
1、脓精症和血精症
精液不液化症多由附属性腺炎症所致,在精液常规检查中,常可见到大量白细胞、脓球及红细胞,甚至精液中带有血丝等。
2、附属性腺炎症
附属性腺炎症,是精液不液化症的主要病因。精液中的液化因子就来自于附属性腺,其中绝大多数来源于前列腺、精囊和尿道球腺。由于这些组织的炎性病变,致使“精液液化因子”分泌不足甚至缺乏而导致精液不液化症。
精液不液化的鉴别诊断
精液不液化症的临床诊断比较简单,凡精液排出体外后超过60分钟不液化,或液化不充分,含有未液化凝块者,即可诊断为本症。
临床上应注意与免疫性不育所致的精子凝集相鉴别。前者是精液中水解酶缺乏而出现的精液液化功能损害;后者是由于机体存在抗自身精子抗体而出现的精子凝集,而精液液化时间多在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