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我国古代关于农作物生长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中医上,同样讲究这个规律。养生专家指出,男人冬季养生,重点在于“藏”。讲的即是秋冬季节,男人应该休养生息,以备来年的奋斗。具体来讲,男人冬天应尽量保存体力,达到阴阳气血的平衡。病减少过度消耗。达到“冬藏”的要求。男人“冬藏”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男人冬季养生 重在于“藏”
节制房事以藏精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中医认为,寒邪最易中伤肾阳,所以,要抵御寒邪,首先就要养肾。否则到春天会因肾亏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力,容易生病。通俗地说,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需要许多能量来御寒,而性生活会消耗人较多的能量。
因此在过性生活时,一定要掌握分寸。名医孙思邈曾有一套行房理论:“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不泄,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这是根据年龄和体质的差异,对行房的频率提出了限制,而冬季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则建议分床、分被而卧,减少身体接触后的刺激。
为何要作出这种限制呢?从中医角度,精、气、神是人最重要的生命动力,尤以精为基础,所以,“善保精者多高寿,过损精者必早衰”。而从人自身的需求看,由于阳气已衰,性欲相对减少,性冲动也相应减少,有利于做到闭精不泄。此外,受到秋燥的影响,女性自身的欲望也会降低,身体变得干涩。
鉴于此,冬季行房时千万要量力而行,切不可强以入房,否则伤肾耗精。肾主骨,首先就会出现腰痛等症状,“肾伤则髓空内枯,腰痛不能俯仰”,尤其有慢性疾病者,可导致疾病的复发或加重。自测房事是否适度的方法是:性生活次日,如果双方身心愉快,精力充沛,说明性频率是合适的;如果性生活次日,感到疲倦乏力,头昏眼花,甚至畏寒怕冷,则说明性生活频率不合适。
要说明的是,夫妻在冬季过性生活时也要注意保健,延长前戏,适当控制性频率,并注意保暖,防止受寒等。
起居有度养肾精
科学的起居、运动可以帮助保养肾精。冬主藏,这时人们不要扰动阳气,应该早卧晚起,最好等到太阳出来,日光显露时起床,而且还应该不要让皮肤过多出汗。
由于肾主纳气,因此冬季人也不能一味懒怠少动,要多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提高抗病力。此外,“肾主骨”,冬天经常叩齿也有益肾、坚肾之功。肾的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主穴,在冬夜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另外,冬天人处于“阴盛阳衰”状态,因而加强背部保暖,有助于肾的阳气升发。
肾对应七情中的惊恐,所以一旦出现精神上极度紧张,都可能引起肾气亏虚或血虚心力不足。而恐惧过度的情绪也会伤及肾气,恐则气下,在人极度惊恐的状况下,外在的手脚会首先发冷,而内在肾气就已经受损伤。根据中医辨证的原理,冬季的病变常发生在肾经而表现于腰股,生病多在四肢。而冬天只要善于保养阳气,不伤到筋肌,春天就不会发生流鼻血等各种面颈部疾病。
更多有关[冬藏养生]的文章
久久视点:从冬藏到养生的天人合一
冬藏:冬季各类人群养生指南
女性冬藏养生的“王道”
老人冬藏养生 防旧病健体质
孩子冬藏保健注意“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