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部性学中心研究员薛大奇曾接诊过一名苦恼的病人:他的脸上长满了青春痘,几年来内服外用过无数痤疮药,但脓肿和结节久治不愈。他最终被确诊为二期梅毒,这才是痤疮的罪魁祸首。
不久前,一篇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论文对中国的梅毒现状提出警示。这篇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副主任陈祥生和两名外国专家共同撰写的报告指出,自从青霉素普遍使用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梅毒发病率出现了如此大幅度的增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表明,2009年全国31个省区市(不包括港澳台)共报告梅毒327433例,较2008年增长了17.09%,居全国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数的第三位。在报告系统比较完善的上海,梅毒已成为最经常被报告的传染病。
这一数据只揭开了中国梅毒疫情的冰山一角。许多感染者没有症状,或没有去正规医院检查,他们都不在监控数据内。“实际发病率还要高很多,”陈祥生告诉本刊记者,“梅毒已是目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