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遗精
快速搜索

中医对男性不育的认识是怎样的?

2015年06月18日

  中医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经验。金元之前,祖国医学对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机已经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并为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了晚婚晚育、避免近亲婚育等较为科学的方案。明清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地探索,使这一时期有关男性生育科学的研究达到相当的水平,包括男性不育症之病因、病机、治则、方药已日臻完善。

  

  “不育”两字,首见于《周易》:“女子孕不育”。《黄帝内经》奠定了以肾为轴心的中医男科(不育)理论基础。“肾藏精”,主人体的生殖、生长和发育,是生殖功能的概括。《素问,上古天真论》日:“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天癸尽,……而无子耳。”明·岳甫嘉所撰《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一书,分男女各一卷,反对将不育专责女子,男方也应负起不育的责任来。主张男子宜保全先天之精,寡理欲、节劳、惩怒、戒醉、慎味为求嗣之道。清·傅山所著《傅青主男科》虽无种子专论,但所列的14个病种,包括精滑、梦遗、阳痿等都与不育有关,且为我国第一部以男科命名的专著。

相关阅读